In reply to 泳君 刘.
关于端口和集总端口,请参考手册的相关部分,如RF模块-Radio Frequency Interfaces-Port/Lumped Port部分,以及RF Module > User’s Guide > Electromagnetics Theory > Special Calculations > S-Parameter Calculations部分。
对于COMSOL所使用的波端口和集总端口,能否给出相关的参考文献呢?
In reply to Hai Zhang.
文中提到:“对于同轴电缆,我们需要在一个环形面应用边界条件,在其他情况下,我们也可以使用‘集总端口’边界条件。‘集总端口’条件还包括‘均匀’和‘用户定义’选项。” 所以你选哦一个环形面才可以使用同轴。二维轴对称因为是绕轴旋转图形,很容易构建环形面。
请问在comsol中构建一个二维组件,添加电磁波,频域(emw)物理场,为什么端口类型没有同轴呢?如果没有,可以用什么替代?(二维轴对称中,端口类型是有同轴的。)
In reply to 凯迪 孙.
凯迪 孙, 您好!
感谢您的评论。
结果为面外波数,您应该是进行边界模式分析,那么只针对端口截面进行特征分析。1THz与原案例中的10kHz之间有1e8量级差异,考虑波动性问题需满足网格尺寸小于波长的1/6,建议您细化网格后再做尝试。
如果有进一步问题,建议您联系COMSOL的技术支持团队:
在线支持中心:www.denkrieger.com/support
Email: support@comsol.com
谢谢!
我参考案例库中机械多端口,构建了梯型铝板,我想把10KHz增加到1THz,但只改这个激发频率好像得到的面外波数不太对,请问我应该怎样设置
In reply to 墨飞.
如果天线仅是金属结构,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波形和接受波形应当是一样的。如果天线金属外部还有其他结构,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波形和天线接收波形应当是有区别的。
您好,请问当天线处于接收状态的时候,理想状态下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频域波形是不是和接收的电磁波波形是一样的?
In reply to 文元 胡.
因为垂直入射时,不会自动生成高阶反射级次。为了使参数化扫描各个入射角的高阶级次均符合,这里清除自动生成并采用手动添加高阶级次的方式定义。
计算光栅反射级次的时候,为什么要在端口1中清除”包含在衍射级自动计算“呀?